青錢柳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幸存下來的古老珍稀樹種。青錢柳葉片主要含有多糖、黃酮、三萜皂苷、微量元素等化學身分,具有多方面的藥理活性,尤其在降血糖和降血脂方面具有獨特的療效。
近日,由PP电子学院李钧敏教授主编的《青钱柳代谢产物研究及产物开发》一书由中国林业出书社出书。李钧敏教授团队综合海内外文献,基于本实验室多年来研究结果,全面论述青钱柳初生与次生代谢产物的身分组成、生物合成机制、药理学活性及保健品开发现状。团队成员陈露茜、蔡超男、杜照奎、祝子坪、林伟达、马俊霞、童应鹏、章志成、李娜加入了该书各章节的撰写。该书浅显易懂,可供从事植物学、生态学、林学及相关领域研究或教學的事情者使用,也可为农林等专业偏向的学生与宽大科技事情者提供参考,对野生植物掩护和开发部门的研究与治理者也大有裨益。

由團隊祝子坪博士爲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The 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polysaccharides and in vitro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their different fractions》發表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上(2024,211:118188;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4.118188)。該論文對分離获得的6個青錢柳多糖組分進行了體外降血糖研究,篩選到了用于産品開發的最適青錢柳多糖組分。

由聯合培養研究生王妍君爲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Antidiabe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leaf flavonoids via PIK3CA》發表在中科院二區TOP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2024,113:106031;https://doi.org/10.1016/j.jff.2024.106031)。該論文接纳網絡藥理學要领預測到了9個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青錢柳黃酮類化合物,並整合體外細胞實驗、轉錄組學實驗及生物膜幹涉技術對黃酮類化合物的降血糖功效進行了驗證,揭示了潛在的PI3K-AKT信號通路相關的降血糖機制。

以上事情获得了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特色新資源食品青錢柳特殊功效因子研究及開發應用”(No.20188C2021)和磐安縣中藥産業“揭榜挂帥”項目“磐安食藥同源物質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及産業化”的支持與資助。